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期>教研阵地

领悟•比较•归纳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三种途径
副校长  纪委书记   关世宏

  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在讲到阅读方法时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重要的是比较、归纳。”叶老的话不仅道出了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明确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法。
  在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中,阅读教学耗时最多,用力最大,然而收效却最低,学生也最不感兴趣,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教师“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把传授知识作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表现形式。它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其实,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该通过领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发现生活,指导生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领悟、比较、归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途径。
  一、领悟
  所谓“领悟”就是充分调动阅读者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朱熹曾用“涵泳”二字来说明这种感受方法:“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素,久之当有自见。”这种潜心体味,以明达大义的经验合乎语文阅读规律。可是在现今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未能真正重视对学生“领悟”的训练,主要表现是“满堂灌”。对课文不分难易,一律按照固定的程式——时代背景、解题、分段、段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照本宣科,依次灌输。对字词的解释,不是放入作品语境中启发学生领悟、感受,而是生搬硬套地分析。有位老师讲“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不是让学生把这两句联系起来体会人物的感情,而是戳穿“劳”为何作“忧”解,用训诂式讲解代替学生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难怪学生说,不少文章我们自己读还激动,可一经课堂上教师分析,就提不起精神了。原因就在于学生自己读时,是将作品看作一定审美对象去感悟的,能获得审美的快感。试想,如果把《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长篇抒情诗机械地转化为对应的修辞方法,与学生一问一答,此句为排比,彼句为反复,丰富的语言内涵变成干巴巴的修辞材料,学生头脑中尽充斥些枯燥的术语,怎能感受作者抒发的对大堰河怀念和赞美的真挚感情?又怎能深刻地理解作品通过赞美大堰河从而赞美了旧中国广大的劳动妇女,诅咒“不公道的世界”?又怎能唤起当代青少年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所以,应该把直觉感受文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用心去读,去感悟。新课伊始,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去领悟,然后让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直觉感受。如学生读了《春》后说:“真美,写得太美了!”读了《背影》说:“真感人!”读了《皇帝的新装》说:“很幽默,真巧妙!”这时,再提问:“美在哪里,怎样写的?”“为什么感人?”“巧妙在何处?”这样,学生就主动、自觉地跟着教师去体会、分析,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出自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由此可见,“领悟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教材主动钻研的热情,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二、比较
  阅读教学中的比较是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组合在一起进行求同求异分析,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增加课堂密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六国论》、《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是中学语文的传统名篇。三篇课文不论在取材上还是在写作意图上都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取材于秦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历史事实,作者试图通过总结历史教训来讽喻当朝统治者,但三篇文章又有很多不同。通过让学生比较,我们发现:第一,内容上各有侧重点,《六国论》总结六国灭亡教训,《过秦论》论秦的过失,《阿房宫赋》讽刺秦亡国的弊病。第二,评论点的位置不同,《六国论》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点出论点,然后分两条线进行论证,结尾总结历史教训。《过秦论》先通过叙述事实,把秦推到“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鼎盛时期,然后“一夫作难”形势急转直下,顺理成章地阐发出中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开头简略点出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和用材的耗费,然后极力描写建筑的宏伟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靡,最后书写情志,发表议论。第三,主要表达方式不同,《过秦论》以叙为主,极力铺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大起大落,惊人警策;《六国论》则以议为主,叙事简洁,条分缕析,首尾圆合,无懈可击。而《阿房宫赋》作者为了使阿房宫的豪奢更为怵目惊心,在篇中大肆铺排,极写其当日之盛,行云流水,了无一般辞赋晦涩呆板的痼疾。同中求异,足见每篇文章的精妙之处。
  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能明显地分别出它们的差异,比如把小说中的人物、场景和记叙文中的人物、场景比较,后者只作客观地记述和描写,而前者则是作者根据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综合了若干事物的特点、虚构加工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将一般记事记叙文同叙事散文比较,散文选材灵活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就更直观地表现出来了。
  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做这样的比较,知识的层次性就明显了,能达到自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
  三、归纳
  “善于选择,综合和分析事实,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我认为较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比如,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归纳中心思想的规律: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从题材和反映的思想上来归纳,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章所记叙的人物和事件,二是人和事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如本文通过对某人某事的记叙,反映了(表现了)……的精神,歌颂了……的品质等。学生学会了归纳,就会自己概括中心思想。相反,教师不教给学生归纳的本领,而将每篇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抄给学生,即使学生把每篇文章中心思想都背得滚瓜烂熟,也没有多大作用。
  又如,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词类活用就是一个难点。为使学生攻克这个难点,让学生掌握活用规律,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列举典型例句,让学生练习,在练习中学会归纳。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后汉书•张衡传》)
  以上这些句子,同学们平时也能说出大概意思,而真正要指明它们的活用情况,有时又未必准确。但是,通过练习总结,不难归纳出以下规律:
  ①名词后面带宾语,宾语前面又别无动词;
  ②名词直接被副词修饰;
  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
  ……
  掌握了这些规律,再明确地告诉他们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后再遇到这类情况,学生就有判断的依据了。
  再如,在讲文言虚词“之”时,我先列下一组句子: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②吾欲之南海 (《为学》)
  ③(二豪贼)之虚所卖之 (《童区寄传》)
  ……
  经过分析、归纳,学生们发现“之”用作动词的规律:“之”用在处所名词(处所名词短语)前,与其构成动宾关系时,作动词,可译为“去”,“到……去”。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阅读文言文就省时省力了。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比较、归纳,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王萍老师编审     丁为敏老师校对)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08-01 14:29:23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