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五期>杏苑走笔

遇见敬亭山

语文组   徐敏

  知道敬亭山最早是在谪仙李白那首广为传颂的《独坐敬亭山》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样美好的两心相许、物我为一的画面总是能够轻易地抓住每一个读者的心,但诗中的敬亭山更像是一个模糊的意象,似乎只有高飞远去的鸟和悠悠飘荡的云。不知道因为这首诗,还是因为李白一生从53岁至62岁“十年七至”宣城游历的不寻常,此后便有许多的文人墨客或主动或被动地来到宣城,来到敬亭山,留下了故事,留下了诗文,而敬亭山也渐有了“江南诗山”的美号。

  确认我们所住的地方就在敬亭山脚下是一件十分惊喜的事。晚饭后,便相约去登敬亭山。我们沿着酒店经理指给的小路向敬亭山走去,仿佛是赴一场千年的约会。

  远远看去,敬亭山并不高,连绵的山顶泛着轻薄如烟的暮霭,在柔和的天光下静静地伫立。山脚下的水库清澈透亮,水质甚佳,宛如一块墨玉,有当地人在水边游泳。水库边,古朴的飞阁翼立,翘起的檐角指向红霞散现的天空,与葱茏翠绿的山峰相互映衬。沿着水库是一条红色的步道,这条路比较平坦,还有一条蜿蜒的石阶伸向看不见的山顶。对于如何上山我们并不知道,但或许每条路都能通向远处的风景。于是有人选择了步道,我和几位同道沿山边的石阶而上。

  太阳早已落山,灼人的暑气却还有,我们一边走一边随意地谈着,寂静的山路便有了一番热闹和生机。山径不算陡峭,两旁长着许多树,由于没有风,还没到山顶便已是汗流浃背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登山的兴致,没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山顶的穿云亭。树木遮挡了我们的视线,因而并不能看见远处城市的风景,只能稍稍感觉一下山风的凉爽。同行的李老师在这时惊喜地指给我们看天边刚刚露脸的艳红的霞,仿佛是敬亭山特意给我们的登顶奖赏。这时候天光渐渐暗了下去,我们才发现身处的是最后一座山峰,往前走还有一座又一座的山峰,直到走出敬亭山的大门。尽管没有哈姆雷特那样为难,但走还是原路返回也是个问题,看着前方的路,猜测着山的走向和山顶真正的位置,凭肉眼估计着大概的路程,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行。一路上我们仔细地避过台阶上慢悠悠行走或休息的昆虫,向着远处的山峰迈进。因为同行的人有八九个,大家说说笑笑,仿佛回到了轻松快乐的学生时代。天渐黑了,路已是看不太清,我们拿出手机照明,一路上依然豪情满怀,虽然没有李白的诗才,却也愿意用一些简单的叹词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在晚上登山,手机的光圈打在石阶上居然十分地浪漫,我们说着以前登山的经历,一路上相互照应着,这种体会既新鲜又十分有趣,有点陌生但又似乎在潜意识中已经盼望了好久。

  夜晚的山路仿佛没有尽头,但我们又能看到那不远的高处有灯光的楼阁缥缈美丽的身影,想着那可能就是此行的终点。半路上有一条步道通往山下,停下休息的时候,我们又开始纠结到底是继续走还是下山。这时候前方传来说话的声音,顿时让我们兴奋起来,此时在山上的多半还是我们的人。男同志们便大声地呼喊起来,不久就传来应和声,等他们打着手机的电筒走近,果然是沿着水库步道上山的同道中人。他们说,前方的路很长,看山跑死马,今晚肯定是不能上去了。虽然上山之心还在蠢蠢欲动,但我们还是决定两路人马胜利会师后沿步道下山。

  这条路其实也不短,路的尽头正是水库。

  回到酒店,室友还没有回来,微信群里,他们晒出了登顶的照片,太白独坐楼前是他们胜利地微笑,这多少让我这个半道回转的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第二天早晨下起了雨,又有人在微信群里喊去敬亭山,可惜我没有赶上。吃过早饭,我在楼上看到酒店后面有好大一片公园,环水的曲廊和雕塑在细雨中都十分地有韵致,没有找到同伴,我便撑着伞,走向那个吸引我的水边绿地。偌大的公园,风光迤逦,在雨中显得静谧美好。沿途有一些精致的小景,有一处亭子建在山坡的高处。我朝圣般地走过去,双层六角的亭子上写着苍劲的三个大字:文道亭。亭前的楹柱上刻着一幅对联:勤政爱民节芬芳千秋良吏,兴儒载道才卓越百代文宗。由于之前没有做足攻略,直到穿过亭子,才知道我所在的地方居然是韩愈文化园。一直记得韩愈祖籍昌黎,却忽略了原来宣城才是他一生才学和教育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奇怪的是,来到敬亭山我好像总是从后门进,像是一个莽撞的闯入者进入了璀璨珍贵的历史宝库而不知,一头雾水,两眼迷茫。

  文化园的入口处有一尊韩愈的雕像,目光坚毅,手拿书卷,广袖迎风,傲立于天地之间,它的背后正是雾气环绕的敬亭山。雕像旁边还有韩愈纪念馆,门锁着,我无法进入。在文化园的简介牌上,我知道脚下所在的地方是敬亭山的南麓。作为一名教师,韩愈与我们最熟悉的便是那句影响了无数国人的对教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又重新走进文化园,想要寻找一丝“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家足迹,遥想一下当年儒学大师的风采,然而穿过一道长长的回廊,我只在离敬亭山更近的地方找到了一座昌黎别业。这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庭院,门前也有一幅楹联:篁竹绕山冈就食江南思大任,松泉眠夜月用勤别业追圣贤。院内有假山石泉,有松竹芭蕉;院外是一汪碧水,几座山峦;别业内供着文公的雕像。我走进别业,抚摸着栏杆和门扉,努力在脑海中寻找着记忆中韩愈的信息,试图穿越时空与眼前的一切找到一条联系通道。

  别业外不远处是一条干净的马路,路边的标牌上指明了路的前方通向广教寺和敬亭山风景区。雨渐渐停了,但雾气依然在山头缭绕,这时我才真正看清昨晚攀登的敬亭山。作为黄山的支脉,敬亭山并不高耸,但在雾气的映衬下别有一种秀丽可人,如披着轻纱的仙子,朦胧飘逸。路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偶尔驰过的车辆,但我并不觉得孤独,正好可以静下心来与山进行只有我们能懂的交流,正如当年李白独坐时一样,此时此刻我喜欢甚至享受这种孤独。我沿着山前行,敬亭山像真诚的老朋友一般陪伴着我,尽管昨晚我们才算是刚刚相识。

  路上看到一个新建的小区,建筑是仿古样式,名字十分可人,叫“优诗美地”,我想只有坐落在这江南诗山里才有资格叫这个名字,也只有这样的名字才配得上这样诗意的山。路上隔一段就立有一个界碑,显示敬亭山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18度,北纬30度。但对于一座诗山来说,我觉得还不如标注历史时间更有意义。前路似乎遥遥无期,我碰到了返程的熟人,她们告诉我刚从敬亭山回来,前面不远处就是广教寺了。我也告诉她们,我已经走了半个小时,她们可能也需要相同的时间才能走出步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来,都对未知的前方充满好奇,这真是有趣的事。

  尽管时间已经不早,我还是决定一个人前往不远处的广教寺。在我精疲力竭的时候,终于有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雄伟寺庙呈现在我的眼前。为了见它,我在这条步道上已经走了近一个小时,而回去的路同样的远,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返程,我只能匆匆地拜谒这座古刹,却错失了后山门的广教寺双塔,也没有能够走到敬亭山的大门。

  我在敬亭山晚登,在山脚下的韩愈文化园思慕圣贤,在山边的步道行走,但是却没有能够触摸到太白楼,也没有看到李白醉卧相思泉的风采,实在是算不得来敬亭山一趟。然而我又确实来了敬亭山,登了敬亭山,还环山行走了很长的一段。世事总有遗憾,这次与敬亭山的相遇实在匆匆,既没有能写下诗,也没能做下赋,只是在这里邂逅了文豪韩愈和谪仙李白,旁观了一山的远近风光。从来登山都是在白天,唯此行在夜晚;从来风景都是热闹地,唯此行是安静地,这或许也算得了太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真谛了吧?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6:39:40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