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烧山”到“绿银行”——裕安区青山乡发展油茶产业促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在裕安区青山乡,层层叠叠的山峦被郁郁葱葱的油茶树覆盖,阳光透过翠绿的叶片,洒在沉甸甸的油茶果上。30余名村民穿梭林间,手中的蛇皮袋与篮筐逐渐盛满丰收的喜悦。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从前这里是‘两把火’烧出来的荒地,如今一年能挣好几万元!”红桥村村民白友全一边捡拾油茶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70岁的他已在这片油茶园工作多年,锄草、施肥、修剪等活儿样样参与,日工资100元,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更让他欣慰的是,自家种植的十几亩油茶今年喜获丰收,1万多斤果实以每斤1.1元的价格被企业收购,加上土地租金,年收入大幅增长。
青山乡的油茶产业起步于2009年。当地龙头企业裕青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德武,至今还记得最初种植油茶树时的情景:“当时从外地引进油茶苗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毕竟要在这片荒地上种出经济作物,谁心里都没底。”然而,就是在这片质疑声中,油茶产业在青山乡扎下了根。如今,企业已建成6000余亩油茶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企业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还以保底价收购果实,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瓶颈逐渐显现。过去,青山乡的油茶果都要运往外地加工,不仅运输成本高,产品质量也难以控制。转机出现在2023年,乡政府争取到衔接资金1100余万元,加上企业自筹400余万元,一座现代化的茶油加工厂在青山乡拔地而起,同时还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闭环。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有机绿色头道一级茶籽油。”姚德武指着生产线上的产品介绍,企业已注册“裕青”品牌,并获得有机认证。今年生产的茶油不仅供应本地商超,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单价较往年有了明显提升。加工厂的投用,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的租金收入。
青山乡党委副书记徐晟介绍,全乡山场面积达7万亩,其中超过2万亩适宜种植油茶。近年来,乡里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争取项目资金,建成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万余亩,并配套建设产业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做强本地品牌,打造系列油茶产品,并积极在助农网站、电商平台推广,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以油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徐晟表示。
在青山乡,油茶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重塑了乡村面貌。曾经的“火烧山”变为生态林,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村民们也从“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养山富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机制。
从荒山野岭到“绿色银行”,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青山乡的油茶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滴茶油,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株油茶树,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故事;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在编织着绿色发展的梦想。(赵宇 尹军 记者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