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发“新枝” “新枝”结“金果”——金安区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能
工艺革新、绿色制造、数据赋能……近年来,金安区聚焦“高精、低碳、数智”三大方向,持续注入创新元素、绿色理念、数字动能,不断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见成效,让“老树”年年发“新枝”,“新枝”再结“金果”。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很难想象这些荣誉会全部出现在一家乡镇民营企业——六安市龙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自2019年以来,公司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深耕新能源汽车变速器壳体生产细分领域,不断创新工艺,产品凭借高精度、低能耗的优势,不断获得市场认可,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公司立足自身拥有铸造、加工的规模特长和几十年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经验及技术积累,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总成细分市场高端铸件零部件,通过打造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在产品工艺创新上深耕,为产品赋能,顺应新能源产业大潮,实现转型升级。”六安市龙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家付介绍道。
龙兴公司的发展得益于金安区把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列为主导产业,从产业基金、项目扶持、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提供保驾护航。在产业发展“快车道”和技术创新“主引擎”的双重要素加持下,龙兴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安徽中擎住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个关于传统建筑企业升级转型的故事正在上演,一块块看似冰冷的混凝土预制件,正在拼凑着传统建筑业的“绿色未来”。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内,PC预制构件全自动生产线、固定模台生产线、异型构件生产线、钢筋加工生产线协同运作,现场无扬尘、无废水。各式各样的装配式预制件像“乐高”配件一样出厂,工地搬进工厂,“盖房子”变为“拼房子”。
安徽中擎住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友升表示:“公司以‘国家绿色工厂’创建为引领,目前已建成省内较大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厂。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不仅在于提高工厂化生产材料利用率,减少损耗,还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实现节能保温一体化,减少现场施工作业,降低噪音、扬尘等环境污染。”
把混凝土的“硬”场景切换到纺织车间的“软”产线,金安传统产业的转型故事还在继续,一场更为深刻的“5G+工业互联网”技术运用正把数据脉搏织进纱线之中。
在六安娇点服饰有限公司,裁片、验片、缝合、整烫、终检等关键工位在5G网络下无缝衔接——180台关键设备数据实时回传,订单进度、设备状态、产量质量一屏可视,人、机、款、量一键追溯,真正实现工业互联贯穿每道工序。
“‘5G+工业互联网’运用以来,我们的产品返修率下降18%,交期准时率提升12%,同时,通过互联网实时反馈数据,自动锁定瓶颈工位,指导排产与设备维护,推动整体效率提升20%,单件成本下降8%,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六安娇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保来表示。
从深耕细分领域,到绿色转型,再到数字赋能;从机械制造,到新型建材,再到纺织服装,金安区用鲜活的发展案例证明,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能”,而是“新质生产力”的富矿。金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褚世中表示,“十五五”期间,金安区将继续深挖动能,推进财政精准滴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投入;加强联合攻关,针对传统产业技术短板,积极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体系;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分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全链条效能;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速形成产业链合力,激发发展活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增效。(周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