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之用红色文化提升群众精气神

编辑:翁良柱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1-22 10:04:29 【字体:

  近年来,斑竹园镇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群众觉悟、凝聚群众力量,不断改进红色文化建设和传播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整合有利资源,唱响红色主旋律。征途漫漫、几多风雨。斑竹园镇是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一是立足讲台,面对面宣传。金寨境内第一支红色队伍——原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于1929年在此诞生,《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罗银卿就出生于此,徐立清等七位开国将军和周维炯、漆德玮等500多名革命烈士载入史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挥戈策马,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斑竹园镇通过厚植的红色基因资源,把红色文化、红色事迹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中,定期在镇村、学校、小区等场所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文字、图片和现场讲解等形式,展现斑竹园镇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迹。二是用好平台、面对面引导。依托镇红色教育基地,朱氏祠、立夏节起义纪念园、红檀树会师广场等革命遗址。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各红色遗址均免费为群众开放,并依据群众需求,镇红色讲解员免费为群众讲解红色历史,激励后人。通过现场讲授,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党性觉悟和爱国热情。三是走上舞台,面对面感化。镇内三支文艺协会和文艺爱好者们,自编自导红色快板《红军小镇斑竹园》、激昂澎湃的歌舞《我为红军做军鞋》等一系列红色节目,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欣赏到自导自演的红色文化精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正面引导群众勿忘历史,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二、深挖红色文化助群众饮水思源。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近年来,斑竹园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努力让红色文化走进大众。一是以专题党课的形式生动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的艰难斗争历史,让英雄的故事更具亲和力,从而让群众感知幸福来之不易,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铭记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先烈;二是以现场教学的形式向群众讲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的情景,直面引导广大干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大力培育红色讲解员,发展壮大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为红色旅游义务讲解员,组织开展“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微宣讲活动,把高尚伟大的革命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用语言传达给群众,为群众送上精彩的红色文化盛宴。

  三、活用红色文化激发群众动心动情。传播红色文化要适应群众的需要,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引领力、感染力、向心力、凝聚力。一是追寻红色足迹。斑竹园镇利用红军步道、红色教育基地等场地,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穿红军服,走红军路,爬红军山,喝红井水,做红军餐,吃红军饭等活动,让党员干部、群众体验红军在长征中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二是串珠成链,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近些年,斑竹园镇始终把促进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推出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以点成线、以点带面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三是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抓红色文化发展作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资金项目投入。通过上争外联等方式,先后争取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按照总体规划布局,对国保文物—红11军32师成立旧址,进行全面维修加固,使之成为省、市、县三级党校现场教学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学员及外地游客20余万人。

  近些年,斑竹园镇始终把如何传承好红色文化放在工作中心位置,积极策划红色文化项目,推出红色旅游线路,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把红色文化植根于群众心中。现在,走在斑竹园镇的大街上,每位群众都能讲一点红色历史,都会唱两句“八月桂花遍地开”,群众的精气神也因红色文化的感染倍加精神!(李大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