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分享阅读乐趣 敬一丹等大咖齐聚皋城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9-17 09:02:45 【字体:

  9月12日、13日,六安市图书馆1号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知名作家敬一丹、沈石溪、马伯庸齐聚皋城,与我市读者畅聊新书故事,分享阅读乐趣。两天三场的读者见面会,与市民“零距离”交流,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生活,三位大咖有哪些经历与感悟,本报记者进行了专访。

  沈石溪: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的

  亲子阅读:父母要身体力行

  首先父母亲应当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榜样。父母亲如果喜欢阅读,是一个书香家庭,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也会喜欢阅读。

  选购图书:家长孩子要沟通

  家长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年轻时的经验,向孩子推荐自己认为最好的图书。但不能否认,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阅读也要与时俱进。可能家长认为的“好”书,孩子的心中觉得过时了,或者读起来有障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阅读上的代沟。

  所以,要选择有益于孩子精神成长的精神食粮,也要让孩子觉得读起来有趣,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读本。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过程当中,要提前做一些功课,比如了解当今的少儿阅读市场有怎样的风向?有哪些推荐的图书?选择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孩子身心发育、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读本。

  提升写作:不能依赖工具书

  这些关于提高作文水平的工具书,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但要只靠这些书,改变孩子厌烦写作文,或者说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起得作用不大。虽能理解一些家长的功利心,但文学阅读应当是“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地滋润他的心灵,用文学来丰富他的精神世界。如果太功利的话,往往是得不偿失,孩子也易会产生抵触情绪。

  真正的阅读,是通过阅读“看到感人的地方,眼睛会湿湿的;看到有趣的地方,会放声笑出来;看到激动人心的地方,禁不住拍案而起;看到精彩的地方,会微微一笑。有这样的感受就够了,已经达到了文学阅读的目的了。”

  在市图书馆有特别为低幼儿童开辟的专门阅读区域,主要放置一些绘本。沈石溪表示,分年龄段设置阅读书籍有利于把握住孩子的阅读需求,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不一样,他们成熟的脚步也不一样。对于学龄前儿童,儿童文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推荐提供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优质绘本,有益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马伯庸:每读一本书,经历一次不同的人生

  谈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两京十五日》的创作来源是《明史》中一段真实记载,尽量让风土人情、人物、重要时间节点能够符合历史的记载。但这15天之内经历了哪些事?为什么发生?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有怎样的关系?这些背后的原因值得去开个脑洞,发挥一下。

  不少历史小说的故事时间跨度较长,节奏相对比较慢。尝试将现代人的快节奏习惯放进历史题材故事里,这是一个实验,并不是说以后写的都这样。

  谈题材:着眼历史变革时期的故事

  更偏向选择处于历史变革时期的事来创作,它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同时有着不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面,就有了足够的戏剧性;其次,对读者来说有新鲜感。比如《两京十五日》的背景是明代前期到中期的这样一个过渡时期,迁都北京、大运河通航,都影响了明清两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

  谈六安:希望以后写个六安场景

  这是第一次来六安。不过以前知道这个地方,读过一本关于周恩来的传记,里面讲他临终前忽然想喝六安瓜片茶……一直以来我对安徽这个地方很有兴趣,《显微镜下的大明》里就有徽州的故事。像六安、合肥、庐江,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有可能会成为我以后书里的一个场景。

  写一个城市或地域的故事,前提需要大量地阅读当地文献,还要随时保持一个好奇心。每到一个地方会习惯性地打开GPS看一看附近的地名,初步了解一下小的或有趣的地名故事。

  谈读书:鼓励大家多读历史

  有些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历史充满好奇,但可能缺少一个引导的契机。建议从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事件或朝代入手去读,找到兴趣所在,以此为切口逐渐深入下去。我们希望能够承担“桥梁”的工作,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开始对这个时代有兴趣,再深入去了解,帮助大家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门”,我觉得是一个小说家的使命。

  谈做事:欣赏实干型人才

  马伯庸谈及了唐宋八大家中曾巩做人做事的智慧,比如《越州赵公救灾记》文风朴实,但每一句都是干货。希望将这种脚踏实地、务实做事的价值观分享给读者。

  最后,马伯庸寄语读者:“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本书都会让你经历一次不同的人生,你读的书越多,你的人生就越精彩。”

  敬一丹:记录,是一种幸运

  关于六安的印象

  这是第一次来六安,记忆中先知道金寨后了解的六安,也一直关注着大别山区。这次来,看到有这么一座漂亮、有品质的图书馆,大家读书有了个好去处,已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当看到孩子们熟练地借书、阅读、还书,“在图书馆里看到孩子在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她由衷地说。

  关于如何记录

  有的人喜欢记录成为了习惯,有的人没有这个习惯。我是碰巧有这种习惯,可能第一来自于母亲的遗传,她是一个特别喜欢记录的人。《那年 那信》就是根据母亲对资料的留存、记录写的书。第二应该是来自职业惯性。作为电视人用镜头、话筒来记录,现在用文字、写书这种方式来和大家交流,其实都是有一种想法,不想忘记。

  每个人都能记录,每个人记录的点也可能不一样,有的记下快要消亡的,有的记下新鲜的,记录的方式也有很多,文字、影像等。

  关于记录的意义

  记下来,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再认识。对我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了解和理解。希望能够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是怎么走过来的。”这些事再和很多人产生时代共鸣,这就突破了“小家”的记录意义,既是个体故事,又展现时代变迁,有一种社会记录意义。

  《我遇到你》这本书更有记录的意义。以媒体人的角度,记录了社会巨变的30年。比如写在采访过程中遇到困境中的孩子,开始以为这是一个句号,把不能忘掉的这些孩子写在书里,但其实它是另一种开始。今年7月,回访15年前采访过的孩子,又做了新闻调查节目,留下这样一个调查的结果,对未来是有意义的。社会需要这样一种以记录为自觉的人,“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有集体记忆?如何让付出的代价能被记住,走过的路没有白走?”因此这个记录还在继续。

  关于家庭阅读氛围

  从小到大,父亲典型的样子就是手里拿本书或拿份报。小时候,家里四个孩子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是父母为子女订阅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阅读慢慢成了习惯。谈及传统阅读和碎片阅读的话题,“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可以互补,既可以泛读也需要精读。今年上半年,有些人有了大块的时间,又重新阅读起以前读过的经典。”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邱杨/文 王丽/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