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强化基层党建 深化“一抓双促”
——我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综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3-30 09:12:57 【字体:

  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抓基层组织、抓队伍建设、抓集体经济、抓人才人力,推深做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为全面打赢大别山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截至2020年底,全市70.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历史性地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

  打造“强力引擎” 夯实组织基础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红色堡垒。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变组织优势为扶贫优势,变党建活力为攻坚动力,重点在南部山区打造“六安茶谷”、在中部江淮分水岭打造“江淮果岭”,引导贫困地区加快形成特色产业。目前,已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发展基地等建立党组织1600多个。

  以阵地建设、党建工作、村务工作、为民服务、村干部监督管理“五个规范”为抓手,以服务党员群众为核心,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1810个村级党组织全部达标验收。出台《关于推深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的意见》,把主题党日打造成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活动的综合载体,以主题党日统揽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通过“一村一策”方式“靶向”整顿,80%以上软弱涣散村进入先进行列,有的还成为脱贫致富示范村。

  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对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档升级工程”,制定财政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支持、税收政策倾斜等系列激励扶持办法,目前已全部消除5万元以下“空壳村”和薄弱村。全面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作,以集体经济项目承接公共事业项目、支农惠农政策、专项扶持项目,壮大了集体资产、发展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对群众的福利分红。截至目前,全市1810个村均收入达21.69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有176个。

  突出“关键少数” 完善责任体系

  坚持把最精干力量放在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把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定位为“扶贫书记”,围绕脱贫攻坚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坚决保持贫困县和贫困人口较多的乡镇党政正职稳定。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三级负面清单”制度,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逐一进行对照分析,排查存在问题、纳入清单管理。结合组织部门自身职能,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理不符合条件村干部35人并全部补齐配强。

  围绕“一抓双促”,专题举办乡、村干部示范培训班,把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老区精神解读等作为重点内容,县、乡实现对村干部轮训全覆盖。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农科班”,每年培养300—50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80名村党组织书记因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比照当地副乡镇长工资水平确定报酬。

  全面加强基层一线扶贫工作力量,第六批、第七批共选派1780名干部驻村驻点,对362名不适合驻村工作的选派帮扶干部进行调整,提拔重用优秀选派帮扶干部325人。强化典型带动,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代表余静、“铁腿”扶贫女书记韩庆玲、“红手印留下的好书记”罗炜等一批先进典型,夏云胜等9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注重“先锋示范” 打造实践平台

  深化“四联四帮”,汇聚农村党员到脱贫攻坚一线,引导5.8万名农村党员与5.6万户贫困户“结了穷亲”,帮助2.1万户贫困户“拔了穷根”。

  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引导指导县区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党员能人大户等为基础,组建382个产业联合体党支部,再通过“支部+基地+贫困户”“党员+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组织1.38万名从事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农村党员大户,结对帮扶2.3万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教、产、供、销“一条龙”帮扶,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

  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组织引导外出务工党员,主动为结对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岗位。组织企业中的技能型党员群体,定期为结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据统计,全市540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为贫困户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提供就业信息或介绍就业岗位4.5万人次,共帮助1.3万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年均增收近3000元。

  经常联系,帮解生活难题。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农民微信群,及时掌握联帮对象所需所盼。通过结对党员生活照料、农忙帮干、小事代办、难事帮问等方式,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13.75万余件,解决饮水、用电、房屋等实际问题9.8万个。

  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组织本地乡绅乡贤、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成立“联帮关爱”团体,结合“党员活动日”对贫困户开展走访、宣讲。指导贫困村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通过农村党员大会、村村响广播等途径向贫困户宣传脱贫政策。对于“慵懒散”“等靠要”等重点贫困户,安排有威望的资深党员结对,因人而异、因户施策,逐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开展道德讲堂、民风课堂等集中宣教活动2562场次,帮助近8000户重点贫困户脱贫。

  坚持“人才兴村” 增添发展后劲

  把人才作为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坚持外引急需、内激活力,全面推进“人才兴村”工程。从20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539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300多家基层单位和农业企业挂职,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30多个,申请发明专利190项,争取项目35个、资金两千多万元。结合全市重大扶贫产业、项目发展需求,通过搭建“服务精准脱贫专家下基层”平台、聘请科技特聘员等方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产业扶贫大潮,共指导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51个、带动9万余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

  通过以会代训、田间课堂、跟踪培养等模式,培养一批旅游经营户、生产能手、经营大户、能工巧匠、农业经营管理人等农村实用人才。近年来,共举办六安瓜片、皖西白鹅等特色产业培训近千场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通过“科技小分队”“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等渠道,引导各类技能人才开展农技推广、项目研发、服务指导等,培养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近3万人。建立乡土人才与贫困户结对制度,开展“授农技、作示范、共致富”活动,引导5000多名乡土人才与1万多名困难群众结成“1+1”“1+N”帮扶对子,通过传授农技知识、提供致富信息、筹集创业资金等方式,带动8000人实现稳定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学习宣传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精神,不断强化基层党建,持续深化“一抓双促”,以组织部门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以及组织工作的群众性、先进性和创造性,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全面开启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征程。(陆祖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