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市长叶露中:牵牢产业兴旺“牛鼻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编辑:宋明俊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3-10 16:09:36 【字体:

  70.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县高质量“摘帽”……眼下,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区库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革命老区六安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我们已迈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市长叶露中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六安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牛鼻子”,用心注力,紧抓不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市长叶露中。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将“好经验好做法”应用于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叶露中表示,作为农业大市,六安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第一位任务。据悉,为确保两者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六安正从体制机制等多方入手,并优化、延续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记者了解到,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六安已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在接续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中,六安在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的同时,正按照先行示范区、持续攻坚区的发力重点,分类施策,梯次推进,逐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在拓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方面,六安开展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叶露中透露,当前,六安已经明确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即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85亿元,年均增幅3%左右。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幅达到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八大特色主导产业综合产值实现翻番,超过700亿元。培育壮大茶叶、蔬菜、中药材、生猪、白鹅、竹木6个年综合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0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00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推深做实“138+N”工程 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在六安的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叶露中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六安着力挖掘资源禀赋,围绕发现特色、挖掘特色、塑造特色、培育特色,推进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据了解,“1”即培育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能人经济;“3”即推进规模经营、主体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8”即着力打造茶叶、蔬菜、水果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N”即发展八大产业以外的产业。“138+N”工程实施以来,六安已累计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355人,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3万家。2020年8大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66亿元。这些都为当地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产业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乡村振兴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排在了第一位。”叶露中表示,下一步,六安将继续推深做实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大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同时,在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加快平台建设方面下功夫,确保乡村振兴行稳致远。(陈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