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小标签”写好民生“大文章”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2 08:24:42 【字体: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这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数字标签”就是将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通过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展示出的相关信息。只要扫描二维码,食品配料、生产工艺、产地溯源、营养信息等都一目了然,能够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的功能。“码”上可知,开放透明,较好地解决了食品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管打牢“补丁”。

  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今年3月,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此次《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数字标签应用要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安全监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告、通则等文件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食品生产、销售、监管更加规范、透明,极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让消费者可感可及。

  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配料、有无添加剂等信息是消费者选择采购时关注的重点,在食品外包装上标明相关信息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承诺。然而,在产销过程中,仍有一些食品的标签标识未达规定要求,字体过小,标注不明显,让消费者看不清、找不到关键信息。食品标签的数字化升级,让“小标签”发挥大作用,消费者可以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易读易懂。数字化的一“码”当先,既适应了食品监管数字化趋势,又更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次食品数字标签的问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翻开了食品安全监管崭新的一页。作为食品生产企业,要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响应消费者关切,不断提升品牌信誉,以产品“有质”保障标签“有信”。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监督监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立“码”行动,精准发力,让食品安全防线越筑越牢。

  食品安全无小事,健康责任重如山。优化食品标签标识,是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导向,推动数字化赋能食品安全治理,以“小标签”写好民生“大文章”,让食安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家庭。(陈孝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