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从“王家坝精神”中涵养向上的力量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7-06 08:19:00 【字体:

  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治淮之路。1953年,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建成,70年来,16次开闸,在每一次淮河告急之时,王家坝闸扛起责任,打响守卫淮河的攻坚战,保障着淮河沿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和谐安宁。

  对于安徽人来说,王家坝不单是一个简单的闸名,也不只是作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彰显着顾全大局的牺牲奉献,诠释着敢于抗争的刚健勇毅,饱含着团结一致的向心凝聚,铭刻着科学治理的经验总结。新时代下的“王家坝精神”正闪耀着红色光芒,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其融入血脉、注入灵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行稳致远。

  甘于奉献,以“小我”成就“大我”,肩负向上的使命。当淮河汛情进入严峻态势,王家坝开闸蓄洪,蓄洪区的一片沃野瞬间变成“汪洋”,居民们牺牲了自己的家园,换来了淮河上下游的平安,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体现着王家坝人的大局观与使命感。作为党的一份子,不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应牢记初心使命,保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主,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有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素养,越是面对利益取舍,越要坚持人民至上,在关键时刻和危机关头挺身而出,甘做“孺子牛”、甘当“燃灯者”。

  百折不挠,用“坚韧”回应“艰难”,走出向上的步伐。每一次水患来袭,就意味着一次撤离,迅猛的洪水一到,辛勤耕作的农田顷刻间被淹没,但王家坝人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垮,反而正面“斗争”,寻求化解灾害的出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柳编、毛豆、板鸭等多种产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永葆“斗争”精神,方能战胜一切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与魄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面挑战、迎难而上,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在“斗争”中锤炼本领,增长智慧,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万众一心,把“微小”汇成“巨大”,凝聚向上的合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王家坝抗洪一线,总有无数身影挺身而出,解放军、消防官兵、武警、基层干部、退伍老兵……他们冲锋在前,筑起一道伟岸的城墙,抵御每一次洪水的侵袭。诚然,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和集体结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广大党员干部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面对风险挑战懂得协同作战、共同出击,只要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再艰巨的任务都能圆满完成。最重要的是要团结群众,与群众站在一起,做到干群团结一家亲,这样才能为群众做更多的实事、难事、好事。

  攒足经验,以“有备”应对“无患”,探索向上的规律。

  “水进人退,水退人进”,在与洪水多年的较量中,王家坝找到了顺应自然规律、与水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根据洪水的高度,王家坝筑起了不易被淹没的庄台,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汛期气象全天候的监测预警,最大程度减轻洪灾所造成的损失。“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在谋事创业过程中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培养敏锐的政治眼光,增强识别风险、研判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群众工作时,脚步多往下走,身子多往下俯,在一项项任务落实中积累经验、提升水平,从而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厚植为民情怀,涵养向上力量,大刀阔斧、昂首前行,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永续奋斗!(顾梦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