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转水湾扶贫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5-14 09:09:07 【字体:

  舒城县城西南二十里有两座山,一座叫马鞍山,另一座叫笔架山,皆因其山势而得名。两山的北面,有一座稍小的山叫弯弓山,形似弯弓射月。据文献记载,三座山中间这个地方或是皋陶封地高阳城的遗址。

  发源于大别山脉万佛山的杭埠河,奔流而下,汇于万佛湖水库。自水库龙河口渠首而下,杭埠河逶迤流向东南直至巢湖。杭埠河流经弯弓山受阻,山不转水转,遂沿弯弓山的弓背绕流而过。河东这块皋陶封地,就被称为转水湾。

  杭埠河遇弯弓山转弯绕行,水势变缓,河面宽阔,易于船渡,便形成了一个古渡口。上下游,左右岸,人员往来,物产交流,日久兴盛,转水湾逐渐成为一个热闹繁华的地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转水湾街道上有邮政所、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卫生院、中小学等,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中心。

  跨入新世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转水湾村,虽然温饱不愁,但贫困现象依然普遍发生。直到2013年,全村608户2002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118户371人,贫困发生率18.5%,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2014年10月,省委编办结对帮扶转水湾村脱贫攻坚,拉开了整村脱贫的序幕。省委编办主任郭本纯带领工作队,深入调研,谋划指导,确定目标,找准路径,务求毕其功于一役。省委编办领导班子成员和32名党员,每人包保一户贫困户,六安市委编办、舒城县委编办积极响应,支持配合,建立了“三级编办联动,五级支部共建”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机制,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围绕“生产发展、基建保障、文明创建、民生改善”的目标,打响了整村脱贫的攻坚战。

  农历小满过后的某天,村民袁忠年一大早准备下地,迎面走来了几个人。袁忠年一看,是自家结对帮扶的郭本纯主任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只见郭主任手里拎着亲自买来的肉鱼和蔬菜,笑呵呵地说:“老袁,这个周末我就在你家过了。”说着就拿起一把锄头,和袁忠年到地里种芝麻。在地里,郭主任一边挥锄干活,一边和老袁拉起了家常。家里收入怎样,老伴身体如何,子女们都在做什么,村里群众对脱贫攻坚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看上去,两人就像一家人。午饭的餐桌上,郭主任与老袁一家吃着带来的菜,谈论着村里和家庭的变化,郭主任还不时地给老袁老两口夹菜盛饭,其乐融融。老袁逢人便说,郭主任不像城里当官的,就像自家的亲弟弟一样,对我们群众亲热关心。

  在郭主任示范带领下,省委编办和六安市、舒城县委编办的同志深入帮扶户,尽心尽力,真帮实扶。驻村扶贫工作队两任队长、队员,全身心投入,察民情,解民困、跑项目、拓市场,夙夜在公,乐在其中。

  培育发展致富产业,是转水湾整村脱贫的重点。通过几年的奋斗,如今香椿产业成功带动全村80%的贫困户稳定脱贫,成为一大亮点。

  大力培育香椿基地。2014年转水湾香椿种植不足200亩,2019年已发展到1600亩。现在的转水湾村,庄前屋后,路边水旁,山头丘岗,香椿树或高或矮,或粗或细,一片片,一行行,修剪整齐,枝繁叶茂。每到春季,嫩芽新出,嫩黄嫩黄,香椿树下,村民们满脸喜笑,采大留小,一茬茬,一把把,直接在路边卖给商贩和加工厂。2019年全村户均香椿收入4000元,大户三四万元,香椿真正成了转水湾的“摇钱树”了。

  兴办香椿酱加工厂。工作队扶持能人大户创办了“阙红香椿酱厂”,开发出了3个系列8个品种香椿酱,而且申报了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拓展市场,走进了合肥等大中城市超市,深受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加工龙头强了,收购价格高了,带动了群众增收。观窑组老队长程元来,71岁,与老伴种了几亩香椿,“头茬”香椿卖了2000元,“二茬”又卖了1000元,他高兴地说,香椿现在真“吃香”啊!

  香椿酱厂年销售20万瓶,彻底解决了群众卖难卖不上价的问题,而且解决了20多人就地务工。文建周,文老村民组人,58岁,左手残疾,家有87岁老母亲,生活贫困。2017年到酱厂工作,负责仓储和记账,月工资2200,当年脱贫,还可就近照顾服侍老母亲。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几年来,在省委编办支持和各方帮助下,转水湾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变化大。修缮加固杭埠河大桥,解决了转水湾村出行的瓶颈问题;拓宽村内道路,8个村民组7.5公里道路硬化绿化完成。电网改造,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了群众生活生产。修建了5个休闲娱乐广场、4个停车场、9个旅游厕所,建设商贸一条街、游客中心。昔日破旧散乱的转水湾,如今村容整洁、道路宽畅、灯红树绿、农舍敞亮,基础设施配套,群众安居乐业。

  香椿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转水湾村旅游的兴起。香椿示范基地砚台山,现在成为香椿采摘体验、爬山观光的好去处。扶贫工作队争取项目,规划建设了爬山步道,休闲观光亭和采摘园。春夏的节假日,砚台山游人如织,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农家乐也跟着红火了。茶叶、茶油、粉丝、土鸡蛋等土特产,成为城里人青睐的抢手货。香椿加工厂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参观、购物、休闲、食宿,成为转水湾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扶贫要扶志,道德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创新同步推进。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宣传引导下,办起了“转水湾村道德大讲堂”,开设传统文化讲座,为首届转水湾“道德模范”颁奖,为“转水湾志愿者”揭牌。在苏州创业有成的村民赵和武,看到家乡的变化,深受感动,主动出资邀请全村21名五保老人到“农家乐”集体过端午节。此后,纷纷效仿,至今已举办了6届,并预约到了2021年。

  受到表彰的贫困户柳昌现,独自种植香椿,服侍高位截瘫的丈夫,29年不离不弃,而且培养两个孩子成人。柳昌现被评为“六安好人”,舒城县“最美家庭”。类似这样的感人事迹在转水湾受到褒奖,广为传颂,成为乡风文明的榜样。

  转水湾村已整村脱贫,获得了诸多赞誉和美称,央视向全国推介,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标杆。有诗赞曰:

  圣人封地耸三山,

  公仆躬耕转水湾。

  践行宗旨惠民生,

  济困扶贫合众愿。

  椿树摇钱成佳话,

  酱香爽口有美谈。

  斗转星移春几度,

  山环水绕换人间。

  (袁孝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