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新春走基层】美丽乡村如何留住乡愁与颜值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1-15 09:34:15 【字体:

  春节日益临近,年味愈来愈浓。这一段时间里,霍山县单龙寺镇东风桥村农家乐经营者戴志强每天即使再忙碌,也不忘记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一晒家乡的山水风光图,还有自己店里的风味土菜,屋脊山、扫帚河等地风景还有小河鱼、血豆腐等美食图片,一上传便会引来赞声一片。戴志强说,他这不仅是招揽生意,更是想唤醒城里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2018年底,在外地做建筑工程多年的戴志强回到家乡后惊讶地发现,在自己眼里甚至有些看厌的家乡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游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一拨拨渴望体验“乡愁”的游客来到这里,行走在滨河景观带看碧波荡漾;登上骑龙庵观景亭赏山明水秀;漫步于古树新村忆淡淡乡愁;走进农家小院品地道美食……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留下来开一家农家乐餐厅,用农家土菜来解游人“乡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恬静闲适的农家生活,承载了多少城里人的乡愁。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农村“逛农村景、吃农家饭”,乡村旅游渐入佳境。2015年,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开通,起点设在济广高速大别山东道口的单龙寺镇,这让曾经藏在深山不为人知的小镇与外面的世界实现了“互联”,交通条件的大改善为镇上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哪,如何发展乡村旅游,才能让乡村令人神往?成为该镇党委、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绝不能走同质化路线,既要有别于城市的休闲项目,又要区别于其他乡镇,我们必须呈现特有的乡土气息。因为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他们到乡村旅游就是希望更多地接地气,兑现自己的乡土情结。”该镇党委书记汪明勇告诉记者,留住乡村味道、增加乡村魅力、托住游人乡愁因此成为该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那么,如何留住乡村味道、增加乡村魅力?汪明勇介绍说,该镇创新地提出了破题思路——打造“鲜花康养小镇”,目的就是要以花团锦簇、生机勃勃、清新自然的第一印象让寻找乡愁的游客“眼前一亮”。“我们一方面通过鲜花种植、园林绿化、基础设施配套来塑‘形’,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大别山山花园、兰花文化园以及山水盆景花卉基地等鲜花产业来铸“魂”,现在‘鲜花康养小镇’的名片已经初步打响了。”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依托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努力挖掘“乡愁”元素。围绕建设“十里山水画廊”,精心打造屋脊山摄影家村、西冲古树民宿、唐冲渔家风情街等旅游节点,让一道道宁静恬然的乡村美景在游客面前完美呈现。在此过程中,该镇注重乡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联姻”,通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力求每个节点都别具一格,既造了新景,又留住了“乡愁”。例如,登屋脊山观云海、赏杜鹃花是当地一大特色,近年来吸引了各地摄影爱好者及游客。2017年该镇斥资重点打造了屋脊山摄影家村,现已成为招揽游人的“金字招牌“。

  要让“乡愁”融入乡村旅游,还要盯着乡村里的人,把土生土长的村民发动起来,让乡村旅游充满更多的“乡村味道”。着眼于旅游富民,该镇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子,营造良好的农旅融合发展环境。如引导鼓励村民吃“旅游饭”,扶持开办农家乐,并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手段促进全镇农家乐规范化运营;以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实行额外产业补助等方式,支持旅游通道沿线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并大力实施“后备箱工程”,让村民自产的特色农产品填满游客的后备箱。

  “以前在家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舍不得歇还余不下来钱;现在屋脊山成了景区,一到节假日游客不断,日子和从前比起来,真是大变样!今年我再也不用顶着贫困户的‘帽子’过年了。”40多岁的许开颜是屋脊山脚下的扫帚河村村民,贫困户的“帽子”他戴了多年。屋脊山摄影家村开发后,为了让游人更多感受当地乡村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土生土长的许开颜通过应聘成为景区管理员兼“导游”,每天操着一口地道的单龙寺方言向游客解说关于屋脊山的故事,深受游客好评。有了好口碑,后来他经人指点,把家里的房子翻新,对外招租经营农家乐饭店,收入水平直线上升,顶了多年贫困户的“帽子”彻底摘掉了。

  像许开颜一样,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做梦都没想到,曾经的穷乡僻壤贴上了“美丽乡愁”的标签,竟然产生了那么大的吸引力,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他们盘点这一年的收获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袋扎扎实实地“富”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社会资金也产生了“虹吸”效应。通过撬动社会资金,该镇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屋脊山摄影主题民宿、西冲山花主题民宿,修建了集生态修护、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等多功能一体的扫帚河人工湿地,并坚持常态化推进绿化整治、环境管护等工作,如今,游客来到单龙寺,不仅能兑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渴望,还能享受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宿环境、愉悦的消费体验。

  让“乡愁”融入乡村旅游,同样少不了乡风文明的助力。近年来,该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贯穿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插秧比赛、采茶比赛,组建舞狮队、戏曲队、广场舞队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用乡土文化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不仅抓出了村民的精气神、乡村的好风尚,也抓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能,乡村旅游业态呈欣欣向荣之势,这几年,无花果、香菇、兰草等特色产业培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为该镇乡村旅游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支撑。

  “以前甚至有些嫌弃老家,觉得穷乡僻壤,生活没有奔头,没想到现在发展这么好,且不说比大城市更宜居,而且致富也有门路,真羡慕留下来的人!”一名从上海务工返乡的村民带着孩子漫步西冲古树新村,看乡村田园风光,亲身体验石臼椿米,石磨磨面的场景……浓浓的“乡村味道”,唤起了他心中久违的“乡愁”,他特地在西冲古树新村一面雕刻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石壁前留影,并将照片转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看山望水忆乡愁。乡愁,如今成了单龙寺镇乡村旅游的最醒目标签,这也让更多注重生活品质,渴望找回乡愁的人情有独钟。记者了解到,如今,每年有超过5万人次游客来到单龙寺镇体验乡愁,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每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刘江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