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红黑榜”评出文明新风
——龙潭村创新乡村治理纪实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5 09:33:44 【字体:

b4d828884f0d48d4a7e1be3abb2cff12.png

     龙潭村桃湾组村民正在评议第三季度“红黑榜”家庭。

  乡村之美,不仅在于山水风光,更在于文明新风。近年来,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立足基层治理实际,以激活群众自治效能为突破口,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实践,常态化开展文明新风“红黑榜”评比活动。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举,让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文明种子在乡村沃土生根发芽,催生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交融共生的局面。

  民主推荐:

  群众当“评委”,好人家门口“亮相”

  “我推荐丁文馨户!他常年照顾丈母娘,六年如一日,这份孝心大家都看在眼里!”“丁显祥户的环境卫生没话说,房前屋后啥时候去看都干干净净,比咱们做得都突出!”8月29日清晨,龙潭村桃湾组的一处院落里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评选会”正在这里举行——这是龙潭村一季度一次的文明新风“红黑榜”评比现场。

  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进早早赶到现场,村民代表们已经围坐一圈,脸上满是期待。“今天咱们按照老规矩,大家结合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把符合‘红榜’标准的家庭推荐出来,推荐的时候要把理由说清楚,让大家都心服口服。”钟进简单说明评比标准、流程后,现场瞬间活跃起来。没有复杂的表格,没有繁琐的程序,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凭着日常的观察和心中的标尺,踊跃推荐身边的“好榜样”。

  “以前评先进,总觉得是村干部定好的,我们也就是凑个热闹。现在不一样了,谁上‘红榜’,我们老百姓说了算。”桃湾组村民丁大爷笑着说。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丁文馨、丁显祥两户家庭因突出的孝亲表现和环境卫生,经民主推荐初步入围龙潭村8月“红榜”候选名单。

  严格审核:

  多环节把关,让“红榜”经得起检验

  “入围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最终上‘红榜’,还得经过‘层层考验’。”钟进介绍,为确保“红榜”家庭名副其实,龙潭村建立了“网格提名、入户核实、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的严格评选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公开、公平、公正。

  8月29日下午,阳光正好,村里组建的评议小组带着候选名单,率先前往丁显祥家开展实地核实。“显祥,小组会上大家推荐你家为环境卫生示范户,今天我们来实地看看,也跟你聊聊日常是怎么保持的。”评议小组成员开门见山。走进丁显祥家,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房前屋后看不到一丝杂物,水泥地面被清扫得光洁如新,屋内,桌椅摆放整齐,沙发上没有零散的衣物,厨房灶台更是擦得锃亮。“也没啥诀窍,就是每天起床后扫扫地,东西用完放回原位,习惯了就自然了。”面对大家的称赞,丁显祥有些腼腆地说。

  离开丁显祥家,评议小组又马不停蹄赶往丁文馨家。刚到门口,就看到丁文馨正扶着丈母娘起床吃饭。“老人家患有慢性疾病,行动不方便,生活也难以自理。她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了文馨身上。”同行的村民代表介绍道。走进屋内,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床头柜上放着常用的药品和一杯温水。

  大会审议:

  晒事迹、亮照片,“红榜”名单众人评

  “候选家庭到底合不合格,还得拿到村民代表大会上‘晒一晒’,让大家共同评议。”8月30日,龙潭村村民代表大会如期召开,“红黑榜”最终评选成为当天的重要议题。

  会议现场,工作人员通过PPT逐一展示初步入围“红榜”家庭的事迹介绍和实地拍摄的照片。大屏幕上,丁文馨照顾丈母娘的温馨画面、丁显祥家整洁有序的生活场景一一呈现,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每一位村民代表都能清晰了解候选家庭的情况。“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现场解答。觉得哪个家庭不符合标准,也可以发表意见。”钟进的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讨论声。

  “丁文馨照顾老人六年,真的不容易,这样的家庭就该上‘红榜’。”“丁显祥家的卫生确实做得好,能起到带头作用。”代表们纷纷发表看法,对候选家庭的表现给予肯定。高庙组村民陶军全程参与评议,在投票环节结束后,他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今天看了这些入围家庭的情况,真是实至名归!以前村里偶尔会有邻里纠纷,环境卫生也参差不齐,自从有了‘红黑榜’,大家都学着向好榜样看齐,现在村里的风气比以前好多了。”

  经过现场投票、计票,最终丁文馨、丁显祥等家庭成功入选“红榜”,1户因环境卫生整改不到位暂列“黑榜”,评选结果当场公示,赢得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可。

  奖惩并举: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文明新风入人心

  “上了‘红榜’不仅有荣誉,还能兑换生活用品,这样的好事谁不想要?”8月30日下午,龙潭村的文明积分兑换点热闹起来,曾经入选“红榜”的村民,拿着村里发放的文明积分券,前来兑换生活用品。

  记者在兑换点看到,货架上摆满了米面油、毛巾、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每种物品都标注了所需的积分。“100积分能换一袋面粉,50积分能换一条毛巾,积分越多,能换的东西越丰富。”兑换点工作人员介绍道。村民张大姐选了一袋大米和一瓶洗洁精,“这些东西虽然不贵重,但这是对我们的认可,心里特别高兴。”

  除了物质奖励,龙潭村还在村委会门口设立了“红黑榜”专栏,将“红榜”家庭的事迹和照片张贴在专栏上,让他们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对于暂列“黑榜”的家庭,村干部会上门进行劝导,帮助制定整改计划,鼓励他们尽快改进。“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面子’与‘里子’结合的方式,让‘红榜’有吸引力,让‘黑榜’有约束力,引导村民主动向文明看齐。”钟进说。

  如今的龙潭村,“红黑榜”评比已成为村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统计,龙潭村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38户家庭的评议工作,其中37户入选“红榜”,仅1户因环境卫生整改不到位暂列“黑榜”。一张小小的“红黑榜”,不仅评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活力,更评出了文明和谐的新风尚,为龙潭村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本网记者 沈春 王金诚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