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服务网织就“丰收保障”
——国元保险护航霍邱县再生稻80多万亩良田侧记
8月的霍邱大地,连片的再生稻正值灌浆关键期,翠绿稻穗随风摇曳。在白莲乡西河村的200亩稻田里,种植大户陈开学俯身查看稻穗饱满度,脸上笑意盈盈:“从育秧到现在,国元保险的人来了三趟,教我们防病虫害、做防灾准备,连投保都是村干部上门帮着弄的,今年这收成稳了!”
作为全国再生稻种植第一大县,霍邱县自2020年推广再生稻以来,种植面积从25万亩跃升至如今的80多万亩。如何为这一特色产业筑牢风险防线?国元农业保险霍邱支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一张覆盖全县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服务下沉:从“跑县城”到“家门口办事”
“以前买保险,得骑半小时电动车去乡里,遇上材料不全还得跑第二趟。”西河村种植户刘为学的经历,曾是霍邱农险服务的缩影。而如今,国元保险在村里设了服务点,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提供完善的承保服务,让农户在家门口就完成了农业保险投保。
这样的改变,源于国元农业保险霍邱支公司的精准布局。公司先将全县划分为5个承保片区,再向下延伸服务触角:在乡镇设立30个三农保险服务站,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理赔勘查、政策宣讲;在再生稻主产区的107个行政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村级服务点,聘请村干部、种粮能手担任协保员。
“这些协保员都是‘田秀才’,既能帮农户解读保险条款,又能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国元农业保险霍邱支公司负责人高友磊介绍,截至目前,四级服务网络已实现再生稻种植区全覆盖,种植户平均投保时间缩短25%,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管”。
筑牢产业根基:为“全国第一县”注入底气
“再生稻能成为霍邱的支柱产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功不可没。”白莲乡高级农技师沈炳奎从事农技工作几十年,他见证了保险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以前农户怕受灾,不敢扩大种植规模;现在有了保险托底,大家种粮的信心足了,80万亩的种植规模才能稳稳保住。”
农业生产向来“看天吃饭”,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到种植户的损失大小。该公司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服务中不仅注重投保的便捷性,更聚焦于全周期的风险防控。各个服务站点除了提供投保咨询、保单查询等基础服务外,还会定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讲座,“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做好病虫害防治、防灾减损工作,从源头上降低生产风险。一旦遭遇灾害,公司会迅速启动理赔程序,同时建立完善的理赔回访机制,安排专人跟踪赔款到账情况,确保每一笔赔款都能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用于灾后恢复生产。
从春季播种时的投保指导,到生长期间的防灾减损服务,再到灾害后的快速理赔,公司工作人员的身影遍布霍邱县的再生稻产区。从“看天吃饭”到“保险护航”,这张四级服务网不仅守护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成为霍邱巩固全国再生稻种植第一大县地位、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后盾。
夕阳下,陈开学的稻田里,稻穗愈发沉甸甸。“有保险在,明年我打算再扩种50亩。”他的话语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本网记者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