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企心
——六安高新区巧解企业融资“燃眉急”
“多亏高新区协调的700万元增信资金,新厂房的高精尖设备才能顺利到位,企业总算熬过了资金难关!”近日,安徽首玻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国迎跟记者感慨,道出了六安高新区众多企业的共同心声。
走进首玻光电的新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运作,光伏玻璃基板在生产线上有序流转。这家2018年落户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新厂房投产后,因集中购置生产设备陷入资金周转困境。“设备款、原材料采购款压得我们喘不过气,银行贷款到期更是雪上加霜。”余国迎回忆,就在企业一筹莫展时,六安高新区管委会“融资服务专班”主动上门,摸清企业抵押物情况后,迅速协调银行推出过桥资金方案,通过释放现有厂房抵押物价值,为企业新增700万元授信。“不仅还清了旧贷款,还拿到了新增融资,真是雪中送炭!”如今,首玻光电产能提升30%,成功跻身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六安高新区聚焦企业融资“痛点”,以机制、产品、服务三重创新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发展沃土。这样的“及时雨”,同样滋润着招商引资企业。安徽共复有为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建设新厂区时,遭遇前期投入大、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生产线马上要调试,工人工资、原材料采购都等着用钱,要是资金断档,前期投入就白费了。”公司总经理贾尚说,六安高新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推荐其申请“招商引资贷”,很快就拿到600万元贷款,确保项目如期投产。“从提交材料到放款,全程有人帮办,效率远超预期。”
企业融资难,核心症结在于抵押物不足、审批流程繁、授信额度低。针对这三大“堵点”,六安高新区精准打出“组合拳”:简化担保审批流程,推行“即申即审、见贷即保”机制,将原本15个工作日的审批周期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联合农商行、徽行等金融机构,联动省、市、区三级担保平台,构建“政府搭台、银行放贷、担保增信”的“政银担”协同模式,有效降低银行放贷风险;创新推出“园区贷”“科技贷”“党建惠企贷”“招商引资贷”四类特色产品,依据企业规模、行业属性、发展阶段精准匹配,单体企业最高授信可达1000万元。
“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企业‘量体裁衣’。”六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诚介绍,对科技型企业,重点参考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软资产”评定授信;对初创型企业,联合园区孵化器提供“孵化+金融”一体化服务;对规模以上企业,开通融资需求“绿色通道”,优先对接优质信贷资源。今年以来,园区已累计为104家企业提供近13亿元融资支持,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破解融资难题是我们的责任。”高诚表示,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完善“政银担”模式,计划推出“供应链金融贷”“绿色技改贷”等新型产品,同时建立企业融资需求动态台账,实现“企业有需求、园区有响应、金融有支持”的闭环服务,让更多企业在金融活水滋养下稳步前行,为裕安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赵宇 本网记者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