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15分钟圈”+“刷脸办” 实现“指尖办”“一站结”
——裕安区创新医保服务模式方便群众
“第一次帮亲戚办医保报销,没想到这么顺利。”日前,裕安区丁集镇居民侯兵由衷地感慨,道出了该区医保服务升级带来的真切变化。近年来,裕安区以智慧化升级为抓手,通过服务下沉和流程再造双轮驱动,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为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创新贡献出“裕安方案”。
在裕安区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侯兵填表、核验材料,原本需要多次往返的业务在窗口实现“一次办结”。更让他惊喜的是,通过OCR智能审核系统,报销审核时间缩短一半,1.6万元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70%以上,并将在20个工作日内到账。这样的效率提升,源于裕安区在全省率先引入的智能审核技术。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区已为3610人次快速办理898万元医保报销,其中单笔超5万元的大额费用,还可以享受7个工作日办结的“绿色通道”。
如果说智能审核解决了效率难题,那么服务半径的延伸则重构了空间格局。在该区城南镇梅花社区,村民金德武发现医保服务已经近得“触手可及”,“缴费期有专人讲解政策,生病报销有人全程指导,连大病二次报销都帮我们算得明明白白。”这正是裕安区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建成22个乡镇服务站、323个村级服务点,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20项高频事项下沉基层,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服务项目3563件,让偏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零距离”服务。
当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医保报销体验又给居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在裕安区中医院,患者王女士对着终端设备完成“刷脸验证”,3分钟就办好了门诊慢病备案。“不用带证件、不用填纸质表,比扫码还方便!”这样的场景在裕安区医疗机构已成为常态。全区200余家医疗机构和药房配备的医保刷脸终端,通过“人脸识别+实名核验”技术,累计服务群众25.9万人次,真正实现“无感智办”。该区医保局负责人表示,这种“生物识别+信用承诺”的模式,既保障了基金安全,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无证办事”的便利。
从“窗口办”到“指尖办”,从“多头跑”到“一站结”,裕安区“小切口”改革释放出“大民生”红利。当医保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当基层网络覆盖“最后一公里”,群众收获的不仅是办事效率的提升,更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