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老 学到老
——记舒城县桃溪镇龙舒村李庄组农民李和德
在舒城县桃溪镇龙舒村李庄组,住着一位老实勤快的农民李和德。他今年65岁,中等身材,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说起话来慈眉善目,做起事来铿锵有力。由于小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上了一个学期学校就被迫辍学,后来,他只能靠自己的苦力挣工分,靠自己的悟性,在和读书人的交往中,从读书人那里悟点学问。分田到户后,他凭借着一身力气,和妻子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摸爬滚打,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读书上学,娶妻生子,抚养他们成人。按说这时候,老两口应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幸福生活,可是他俩闲不住,硬是每年养起60多头猪,1000多只鸡鸭,2亩多地大棚蔬菜,一亩多地鱼塘。
如果在农村一般家庭,养一两头猪,养三五只鸡鸭是不需要什么技术的,但是,要养好几十头猪,成百上千只鸡鸭,那是需要技术的,不然,要是养砸了,那可不是玩的,损失何其惨重也是可以预见的。为了慎重起见,李和德来到了镇老年学校,找到了在此讲课的镇畜牧水产站站长乔让兵,和他商议,听取他的建议,看看自己能不能干。乔让兵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原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毕业高材生,再加上多年的基层畜牧水产站站长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家禽家畜的疫情防治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的。乔站长告诉老李,只要他肯出力气、肯下功夫,养猪养鸡鸭都行,防疫技术上他可以大力给予帮助。平时,老李也可以常到老年学校来听听畜禽防疫课的。
有了乔站长的承诺支持,李和德准备大量养家禽家畜的劲头来了。他开始搭建猪舍,购置仔猪。也在这时,他成为了桃溪镇老年学校的一名学员。
刚开始养猪的时候,每天产生的大量的猪的粪便没法处理。只得临时建个粪池,收集起来。插秧前,作为秧苗的肥料。但是,大量的猪的粪便天天产生,时间久了,自家责任田里的肥料用不完。于是,李和德夫妻俩又来镇老年学校找到了乔站长,向他请教多余猪粪便的处理问题。乔站长给他俩建议用猪粪便养鱼、浇菜都是不错的处理方法。循环利用,经济实惠。
李和德夫妇采纳了乔站长的意见。回家后,他俩承包了村民组的一口一亩多鱼塘养鱼;买来了钢管,搭起了两亩多地的蔬菜大棚种蔬菜。
正当李和德夫妇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平时每天要喂三次饲料的猪们,有一天突然有十五、六头猪都不吃了,满满的一槽槽饲料早上放在那里,到中午喂食时还是满满的放在原处,似乎一点没动。这下可吓坏了李和德夫妇俩,他们赶紧打电话报告乔站长。乔站长正在外地学习,接到李和德的电话后,让他详细描述一下那十五、六头猪的症状,然后指出,这可能与夏季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有关。于是,他要求李和德要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及时清除垃圾粪污,消灭蚊虫,以阻断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的途径;要提供优质全价日粮,以满足畜禽生理生长需要,可以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以抵消因采食量下降出现的营养不足;要合理调节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石膏、小苏打等,以减轻热应激,增强食欲;要做好消毒工作,切断疫病传染源。应根据情况,采取紫光灯照射、喷雾、饮水等不同的消毒措施;要加强饲料、饮水的管理,防止饲料霉烂、变质和饮水受到污染;要及时给予足够的饮水。高温季节猪的饮水量是冬季的4倍,采食量大约是2-3倍。因此,必须保证畜禽及时喝到清洁甘爽的凉水,同时在饮水中常添加电解多维,缓解热应激;要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尽量避免转群、接种疫苗等人为因素。必须进行的,应尽量选择在早晚或天气凉爽的时间,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碳酸氢钠或电解多维,能有效防止应激反应。
听了乔站长的指导后,李和德夫妇立即开始行动,按照乔站长的交代逐一落实,结果十分神奇,第二天,那十五、六头猪又和其他猪一样正常吃起饲料来了。通过这次事件以后,李和德夫妇更加相信科学养猪了。他对养猪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想了解。他为此打了乔站长招呼,只要镇村老年学校上课讲畜禽养殖知识的,他都要来听课。在这里,他全面的学习了如何在夏季对畜禽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加大畜禽圈舍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增加圈舍的通风,包括圈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要安装水空调降温,或配置风扇、排气扇等措施进行通风降温。同时要减少畜禽圈舍受到的热辐射和反射热,在圈舍上方或四周用遮荫网等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予以遮盖,达到降温的目的。利用蒸发降温,在圈舍屋顶喷水或在圈舍内细滴喷雾,中午气温高时可用水冲洗圈舍,以有效地降低舍内温度。尽量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拥挤、堆压、积温闷圈,导致畜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适时出栏或调整转圈,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当减少圈内的饲养密度,减少动物自身产热,从而降低舍温,减少热应激。改变饲养方式。每天喂料要做到早餐早喂,晚餐晚喂,供给新鲜饲料,减少精料,多喂青料和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青绿多汁饲料等。
家禽家畜的养殖离不开防疫。起先,他家的畜禽养殖是乔站长亲自上门打防疫,后来,李和德通过乔站长手把手教和在老年学校的不断学习,也学会了自己给自家的畜禽打疫苗了。通过学习,他知道了对新增、补栏、漏免、处于非免疫保护期的畜禽,按照免疫程序,立即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等疫苗的免疫。对畜禽圈舍定期消毒。畜禽粪便内含有硫化氢、氨等有害气体和物质,天气越热,散发出来的气味越大,对畜禽的影响也大。因此,每天早、晚要进行彻底地畜禽粪便清扫,及时对圈舍进行消毒,一般每周消毒2次以上,并注意选择高效、无刺激、气味小、腐蚀性小的消毒剂,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注意对畜禽圈舍进行蚊蝇消杀。要注意杀灭畜禽粪便圈舍墙壁、养殖场污水池及粪便堆积场中的蝇蛆。可通过敌百虫等杀虫剂喷洒,消灭蚊蝇孳生。要严格落实对病死动物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要求,并对疑似传染病畜禽进行隔离治疗、饲养的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2021年以来,李和德养了60多头猪,其中,母猪5头;养了1000多只鸡鸭。每天天不亮,夫妻俩就起床打扫猪舍、鸡鸭舍,喂猪、喂鸡鸭。忙好这一切后,俩人才开始煮自己吃的早饭。通常吃早饭都要到上午八九点钟。
为了及时而安全地处理家畜家禽每天产生的大量粪便,今年,李和德听从了乔站长的建议,从平时不舍得花的存款中,拿出来五万元钱,建起了一个粪污处理项目,用来处理禽畜粪便。这是完善禽畜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于一体的设施,含雨污分流系统和干湿分离系统建设,包括堆粪棚、粪污收集池、沼液贮存池等粪便污水贮存设施和厌氧发酵池、三级沉淀池、氧化塘堆肥发酵、异位发酵床等粪污处理设施。作用是让畜禽粪污发酵后作为种植业肥料或水产养殖养料肥料进行再利用,发挥效益,并且不污染环境。据乔站长说这个项目如果被县里验收通过,还会得到一定的补助呢。
由于有了充沛的肥料,李和德夫妇种植的两亩地钢管薄膜蔬菜大棚里的辣椒、茄子、黄瓜、玉米等蔬菜长势喜人,挂果丰盛;种植的5亩多田水稻绿油油一片;养殖的一亩多水面里的鱼儿也正在成长。按照正常的价格推算,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李和德夫妇今年的毛收入在45万元左右,净收入可达16万元。
大规模饲养家禽家畜,气味难闻。为了不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李和德夫妇将猪舍建在离居民集中区600多米开外地。他们俩每天日未出就已经工作,日已落还不休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闲暇的时候,李和德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镇村两级的老年学校,联系最多的人就是镇镇老年学校的老师、畜牧水产站站长乔让兵和其他的养殖大户。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今年已经65岁的憨厚农民李和德还准备在明年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再生产呢。(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