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红军文化

编辑:梁晓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05 17:41:35 【字体:

  皖西苏区的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地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 当时的办学形式有:创办列宁小学,为青少年普及文化知识;开办识字班和业余学校(又称夜校);举办短训班,主要培训干部。为加强宣传,皖西北特委等党组织先后创办了《红旗报》、《火花》半月刊、《红旗》三日刊、《苏维埃》周报等。

  1932年2月在金寨南溪出版的《红日报》,为日刊,报头“红日”二字套红,共设四版,影响甚大。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团主要有宣传队、俱乐部和新剧团。宣传队多是一些群众性文艺宣传组织,一般在街头、广场、较大村庄或群众集会上开展演出宣传活动。1932年春,苏家埠战役期间,红四方面军中的宣传队配合六安县苏区的宣传队在阵地上向被围困的白军士兵宣传俘虏政策,唱《白军士兵好可怜》、《兵变歌》等歌曲,瓦解了敌军士气,很多士兵纷纷投诚,起到了“无形炮弹”的作用。俱乐部是广大工农兵自我教育的组织,在地方乡以上单位和红军团以上单位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文娱活动,组织演讲会,举办识字班、读报班等。新剧团是皖西苏区创建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表演团体。

  从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皖西苏区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地苏维埃政府都建立了新剧团。影响较大的有红日剧团、金家寨剧团等。这些新剧团演出频繁,有时路经白区,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封锁线,为红军和群众演出。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 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皖西苏区在南溪等地先后创办了多家赤色邮政局。现在皖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珍藏着红军战士卢炳银写给父亲卢义章的两封家信,信封上加盖了赤城县第一区、第七区邮政支局和赤城县、红安县赤色邮政局的4枚邮戳,红黑两色印迹仍然鲜艳夺目。其中一枚邮戳实际封曾送往北京,参加1985年10月举办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邮票展览”,引起了邮政和集邮界的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