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淠西

编辑:梁晓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9 17:40:46 【字体:

  淠西(1904~1932),字裕乾,化名楼伯希,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十二月十二日出生在桃源河乡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在兄弟姐妹4人中排行第四,又聪敏过人,倍受双亲的娇惯。淠西自幼同情弱小,爱打抱不平,敢说敢为,小伙伴们都佩服他,邻居夸他人小心好。父亲一心望子成龙,但胆小怕事,担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儿子会给他闯大祸。经过权衡,就让淠西在家学做生意,以继承祖业。淠西一心要上学读书,父亲拗不过他,只好送他到30里外的县立第四高级小学继续读书。

  “四高”汇聚了一部分思想进步的青年教师,他们向学生介绍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向学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淠西深受教育。他对佃户把稻谷送给自己家不取分文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无代价地收下农民的稻谷是不合理的,曾向母亲提出这个问题,并在暗地里偷偷地帮助佃户,受到佃户的称道,父亲则骂他是逆子。淠西“四高”毕业后,考取了设在六安的“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在“三农”,淠西接触了大量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书刊,如《新青年》、《少年中国》等,他在省城安庆“六·二”惨案后,作为六安学生声援“六·二”惨案代表团的代表到了安庆,亲眼目睹了安庆学生为反对军阀统治、争取民主自由表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敢精神,并受到巨大鼓舞。回到六安后,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向群众宣传,他大声疾呼“军阀不倒,国无宁日,民无宁时”。可是,他虽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为此,他深深地苦恼着。正在这时,他得到了“黄埔军官学校”招生的消息,便大喜若狂,抱着用枪杆子拯救中国的志向,约几个要好的同学投笔从戎,到武汉考取了军校。军校结业后,又进入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军校和讲习所是当时的革命摇篮,进步青年的熔炉。在武汉,淠西的思想进步很快,他认识到枪杆子虽然重要,如果没有先进的思想武装群众,指挥枪杆子,中国的改造还是无望。他终于走上了背叛剥削阶级家庭的道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淠西从讲习所毕业时,北伐军正在向湖北、安徽等省进军。中共党组织派他到北伐军中工作,他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团任团附,随军转战。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共产党员在军中已无法存身,淠西只好离开军队,辗转于安庆、武汉之间,从事革命活动。“八·七”会议后,他回到家乡从事农民运动。他同几乎同时回到霍山的另一名共产党员舒传贤取得了联系,两个共产党员并肩战斗,在家乡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他以黄埔军校学生及国民革命军团附身份同舒传贤一道,在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取得执行委员的职务,这个合法身份给共产党的活动以极大方便。不久,他又把组建和领导商团、民团等地方武装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任西乡团总。民国18年夏,中共霍山县委布置的诸佛庵民团起义,就是他和另一名共产党员朱体仁在诸佛庵民团中策动成功的。这支起义武装在六霍暴动和巩固、发展皖西苏区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诸佛庵民团起义成功后,淠西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为安徽培训干部举办的训练班(第一期)受训。训练结束,又受命返回安徽任安庆中心县委书记。民国18年冬天的安庆,笼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中共党组织已瘫痪。淠西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党组织活动,在党员和群众中重新建立起必胜的信念。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工人、学生被发动起来,革命的狂飚又在古城兴起,淠西也因而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在六霍大暴动后跑到安庆避难的霍山、六安两地的地主豪绅纷纷上书当局,称“刘淠西不除,后患无穷”。促使当局下决心逮捕刘淠西。19年1月26日,淠西从江对岸的贵池检查工作回到安庆,便被逮捕。在审讯中,淠西忍受酷刑,坚贞不屈,并巧妙地掩护了被捕的其他同志。经过多方营救,刘淠西由军事法庭转到地方法院,刑期也由8年改为两年。可是,被大暴动,被刘淠西吓破胆的霍山地主豪绅们,听说刘淠西只判两年徒刑,便花大量钱财买通了正在皖西视察的安徽省主席陈调元,说:“刘淠西不死,霍山永无宁日,安徽的老百姓也不能安居乐业”。陈调元终于下令处决刘淠西。

  难友们知道刘淠西的日子不多了,便买通狱卒从外面请人进狱给淠西拍张遗照。刘淠西还镇定地写了“告狱中难友书”和“告群众书”。他对难友说:“枪毙我的时候,我是坚决不下跪的”。难友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淠西却安慰他们说:“不要难过,革命者流血不流泪。记住吧,一个共产党员,活着就要为党工作,给人们以革命的影响”。难友们请刘淠西喝壮别酒以壮行色。在刑场上,淠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没有下跪,站立着告别了事业,告别了世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